首都机场往北大约6公里,就到了航港物流园。
一辆挂着川字车牌的货车拐入物流园,停在右手边的白色矮楼前。这座属于康德乐(中国)医药有限公司的楼里,储存着本市三分之一的医用疫苗。康德乐是市疾控中心指定的具有资质的合作单位。
虽然室外气温已达14℃,但康德乐收货员姚东东还是套上厚外套,掀开挡风门帘,迎着货车走去,这辆货车上装的就是厂家运来的疫苗。
运输:车厢温度5分钟一测
姚东东跟货车司机打了个招呼,将货车厢门拉开一人宽,迅速闪进去,然后关严厢门。
姚东东拿出红外测温器,对着层叠码放的纸箱测了下温,“5℃”。随后,他将其中一个纸箱上的温度计拿出来,打开车厢门,招呼收货。工人已搭好升降台,开始搬运疫苗箱。也就5分钟,卸货完成,运进白色矮楼。
姚东东拉下电动门把手,位于1号和3号冷藏库中间的大门缓缓打开。收运的疫苗需要先在待验区检验。疫苗名称、厂家、数量、批次、有效期……质量检验员霍斌拿着疾控中心传来的企业送货单挨箱核实,核实一项,就在密密麻麻的表格上画一个对钩,“对不上的,我们统统退回去。”霍斌说。
与此同时,姚东东将刚刚从车厢里拿出的温度计,接入电脑。很快,一张运输途中的温度记录图显示在电脑屏幕上——从成都到北京,耗时两天,5分钟一次测温,每次测温都记录在案。姚东东用鼠标拉了一条线,比对2℃到8℃的区间,“没有超出8℃和低于2℃的情况,这批疫苗就是合格的。”
仓储:温度异常实时报警
半个多小时后,霍斌检查完毕,未发现异常,他在收货单上做好记录,并报告冷链经理王兴强。王兴强再次核验了相关的疫苗手续、产品信息和长途运输的温度数据,签字确认,疫苗正式入库。
1号冷藏库有200余平方米,征得同意后,记者随王兴强进入1号冷藏库。冷藏库里凉气十足,4排高大的货架上摆放着本市免疫规划中的各类疫苗。
冷藏库天花板的四个角有4个制冷蒸发器,以维持冷藏库的温度均衡。库内还启用了双路电力,基地还配有发电机。“即便遇到停电,冷藏库的温度也能保证,疫苗是安全的。”王兴强说。
奇怪的是,仓库内并没有温度计,也没有看管员,“那温度怎么监控?”记者问,王兴强指着货架侧面的一个白色小圆盘说:“这就是测温员。”原来,白色小圆盘是个高敏感度的温度监控器。只要发现温度异常,会立刻报警。
分送:GPS定位送疫苗车辆
白色矮楼外,一辆接到疾控中心指令的车正要出发,送疫苗到海淀区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此同时,监控室的监控设备已经自动连接上了车辆的GPS定位信息,车辆运行轨迹、车厢内的温度、司机的名字和手机号显示在大屏幕上。
考虑到一些社区卫生中心储存疫苗的能力有限,为保证疫苗安全,去年市疾控中心就已要求仓储配送企业将一个月所需疫苗分为三次配送。“虽然工作量大了,但对于疫苗来说,安全最重要。”王兴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