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山西日报

民生科技是指主要涉及民生改善的科学技术,是围绕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社会发展重大需求,开展的科学研究、产品开发、成果转化和科技服务。进入21世纪,以解决民生问题为己任的民生科技革命越来越得到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重视,它正在引领一场健康、环保、安全革命。我国《“十二五”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将人口健康科技、公共安全科技、生态环境科技、防灾减灾科技等作为民生科技发展的重点领域。《山西省“十二五”民生科技工作方案》也将安全、健康、环境、生态等民生科技作为重点领域。加快民生科技发展,对山西民生问题解决、组织变革、技术标准提升、产业升级、人才队伍建设等具有重要效应。

提高山西民生科技自主创新能力

依托政府、企业、高校科研资源,大力提高民生科技原始创新能力。发展全民健康、生态环保、公共安全和防灾减灾等民生科技重点领域在我省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大型企业和高校的布局,提高民生科技原始创新能力。
   依托“一村一品”“一县一业”及工业和高技术产业,大力提高民生科技对农业、工业、高技术产业集成创新能力。随着民众对健康、环保、安全、防灾减灾等需求的增加,农业、工业和高科技产业化不仅需要提高经济价值,而且需要提高健康、环保、安全和防灾减灾等价值。因此,要以“一村一品”“一县一业”为依托,建立健康、环保、安全等民生科技与我省玉米、生猪、草食畜、小麦、干果、蔬菜等特色农业集成化的研发中心,提高我省农产品的民生附加值。进一步实现健康、环保、安全等民生科技对我省煤炭、电力、钢铁、水泥传统工业及先进装备制造业、建材工业、新能源、信息产业等新兴产业的集成化,建立相应的研发中心,提高山西工业和高技术产业的民生附加值。
   依托政府、学会等平台,大力提高民生科技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21世纪以来,能源环保、人类健康、公共安全和可持续发展等民生科技已成为世界科技发展的重要趋势。我省通过引进国外和省外民生科技,可以加快我省民生科技产业化的步伐,实现我省民生科技自主创新能力与国际、国内接轨。

加快山西民生科技示范工程建设

目前,我省正在实施健康、环保、安全、防灾减灾领域的民生科技示范工程,包括重大疾病临床规范化综合诊治技术、农村急病救治与卫生适宜技术、社区常见慢性病医疗保健服务技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范与应急救援技术、环境治理与生态建设科技、食品安全防控技术、畜禽养殖及疫病防控安全关键技术、安全型杀虫剂、杀菌剂、兽药、农药、肥料、饲料和添加剂、“气象灾害预警与应急救助”科技等示范工程。
   以示范工程带动民生科技产业发展,要以大项目和好项目为载体,大力引进和开发健康、环保、安全、防灾减灾等民生科技产业;依托高新区和经济开发区,提高民生科技与园区产业的集成化,实现园区产业的健康、环保、安全价值的提升,引领不同产业升级换代,促进民生科技成果转化推广。

实现民生科技引领山西产业升级高级化

随着科学发展观的深入人心和在实践中的贯彻落实,环境、安全与健康管理法规及执行标准需要不断提升,真正符合环境、安全与健康工作需要的标准体系尚未形成。山西应先行先试,推行引进消化型与自主创新型相结合的产业技术升级模式,鼓励煤炭产业、钢铁产业、重型制造等优势产业从健康影响角度制定或修订污染物排放控制标准,环境质量评价标准,环境监测标准,环境影响评价标准,土壤污染、电磁辐射污染控制标准、生产安全标准、公共安全标准、健康标准等和环境污染损害评价与判定标准等。
   “十二五”期间,山西大项目引进、大园区建立不仅应符合国家规定的准入条件和排放标准,还应符合山西制定的不同产业包括健康、安全、环境在内的民生指标标准。传统农业、工业和高技术产业升级必须符合山西制定的不同产业民生指标标准,通过技术标准民生化实现民生科技引领山西整体产业升级标准技术化,引领和支撑山西优势产业、特色农业和新兴产业“走出去”。

完善山西民生科技保障体系建设

制定多部门综合、协调、统筹的制度与机制,从组织机构、产业政策、投入政策、财税政策等多个层面着眼,设定共同的目标,形成有效的管理,促进民生科技发展系统化。优化民生科技投入渠道。严格落实《科技进步促进法》,保证各级财政民生科技投入的增长速度高于同期财政收入的增长速度。继续发挥政府在公益性、基础性、前沿性以及高新技术研发投入上的主体地位。同时,应充分发挥民间富足的闲散资本的作用。
   加强民生科技服务体系和人才体系建设。构建民生科技服务体系,依托国家和省认定的企业技术中心、科学技术协会、科技服务公司,加强民生科技转化服务体系建设;培养健康、环保、安全和防灾减灾等领域的领军人才,支持和吸引创新人才向民生科技领域集聚,实现民生科技引领产业升级专业人才聚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