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创新举措打造小微企业“创新创业新天堂”
第一,制定“两创示范”政策和管理办法。
杭州市政府出台了《关于支持大众创业促进就业的意见》《关于推进跨境电子商务发展的通知》;市政府办公厅出台了《关于发展众创空间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实施意见》《杭州“创新创业新天堂”行动实施方案》等。
杭州市科委党组书记、主任阳作军说,“创新创业新天堂”行动是杭州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一大亮点,是建设国家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城市示范的重要载体,其总体思路是以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互联网+”创新创业中心为目标,以完善创新创业生态为抓手,以大力发展“众创空间”和开放式综合服务平台为突破口,将杭州建设成为“创业者的天堂”。
为推进两创示范工作,杭州市出台了《杭州市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城市示范工作专项资金管理办法》,作为“两创示范”工作的指导性文件;杭州市两创示范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出台了《杭州市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城市示范竞争性资金管理办法》《杭州市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城市示范服务券和活动券管理办法》《杭州市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城市示范创业品牌活动管理办法》,作为推进具体工作的依据。杭州市科委为推进科技型小微企业培育,出台了《杭州市科技型初创企业培育工程(2015—2017)实施意见》等。
第二,构建合力推进两创示范工作机制。
入围首批国家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城市示范之后,杭州市政府在第一时间召开了专题会议进行动员部署。根据张鸿铭市长的指示精神,杭州着手建立了工作队伍和工作机制。在原有创建领导小组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成员单位,成立了“杭州市建设国家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城市示范工作领导小组”,市委副书记、市长张鸿铭任组长,常务副市长马晓晖任副组长,各有关部门与区、县(市)为成员单位。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杭州市科委。建立部门工作机制,明确财政、科技、经信、市场监管、商委、统计六部门工作职责。要求各区、县(市)参照市“两创示范”工作领导机制成立相应的领导小组和工作机制,明确责任部门。明确:“区、县(市)两创示范工作由科技、财政部门牵头负责,由科技部门具体推进”。同时,通过组织实施2015年两创示范资金竞争性分配,引导各区、县(市)制定了《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城市示范三年工作方案》,并由区财政局、科技局联合报市两创示范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将两创示范推进到区、县(市)层面。杭州市在全国率先建立了小微企业统计监测制度。
第三,大力推进小微企业两创资金的统筹。
2015年,杭州安排用于小微企业两创示范工作的财政资金54亿元,其中:中央财政专项3.65亿元,地方财政50.35亿元,通过科技金融、间接扶持等方式,带动社会资本投入1000亿元以上,按照“统筹规划、引领引导、突出重点、追踪问效”的原则,主要用于以下四方面:
支持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建设11.2亿元。对认定的市级及以上众创空间给予每年20—30万元的运行经费补助,2015年共认定45家市级众创空间,拨付运行补助经费940万元。改造办公场所、生产厂房作为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市区两级财政共计投入5.87亿元。各区、县(市)出台扶持各类创业创新基地政策,用于房租补贴、宽带费和活动经费补助5.45亿元。
用于公共服务体系和平台建设3.7亿元。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为小微企业创业创新提供公共服务,2015年安排财政资金2.48亿元。其中,“两创示范”专项资金1000万元用于“两创示范”服务券,三年内将有超过18000家小微企业通过“市场化选择服务机构、市场化选择服务项目”的形式得到补助。给予高校科研平台和企业各不超过10%的创新券的补助,2015年安排资金6665万元。举办全市创业品牌活动,对单项给予最高不超过100万元的支持。
优化小微企业投融资环境投入28亿元。2015年,全市安排增加创投引导、蒲公英天使、硅谷天使、信息产业、文创投资等各类小微企业发展基金母基金18亿元,其中中央专项资金配套安排2.65亿元,截至2015年底杭州小微企业发展基金总规模已达到121亿元。扩大贷款风险池、转贷引导基金、融资周转金等规模,对为小微企业提供优惠利率贷款、担保和直接融资的银行、担保和投资机构,给予一定比例的贴息补助、担保费补助和风险补偿,2015年安排13.89亿元。
第四,发展以“空间+基金”为特色的众创空间。
杭州众创空间呈现以下特点。一是运营模式多样化,形成了以“创业投资+”为核心,专业化服务为特色和支撑的发展模式,包括“早期投资+垂直领域专业服务”的精益模式,“创业社区+开放办公”的创业社区模式,“战略投资+产业链+创业导师”的发掘培育模式,“产业生态整合”的全产业链模式,“融资平台+孵化服务”创投主导模式;“公益组织+专业政策”的人才培养孵化模式;“女性主题创业+专业政策”公益众创模式等。二是发展方向专业化,专注于医健领域的贝壳社,已经有2万多社员,其中有500多位医疗投资人和100多位医院院长,上万个创业者。三是投融资链条化,杭州市政府先后成立创业投资引导基金、蒲公英天使投资引导基金、美国硅谷引导基金等,引导社会资本投入创新创业,已累计批复各类合作单位40多家,资金规模达到60多亿元。四是创业活动常态化,不同类型的众创空间,都十分重视对创业者的创业教育和培训辅导,利用平台集聚的人脉资源,邀请知名企业家、创投专家、行业专家等作为创业导师,为企业开展创业辅导。
第五,构建多元融资模式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
杭州构建了“无偿资助—政策担保—科技贷款—还贷周转—天使基金—引导基金—上市培育”科技金融服务链。
一是引导基金有效撬动社会资本。通过设立风险投资引导基金,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以政府少量引导投入,带动社会资本参与创业投资,有效提高了财政科技资金的使用效率。杭州市创投引导基金投资金额26.22亿元,带动社会联合投资29.78亿元;天使引导基金金额4.5亿元,带动社会联合投资金额10.2亿元,培育了聚光科技、汉鼎信息等8家上市公司,医慧科技等15家企业被上市公司并购。
二是科技担保支持企业做大做强。杭州市科委成立的杭州高科技担保有限公司建立了2亿元规模的高科技担保资金,已累计支持企业超过1800家次,总担保金额达到67亿元。在保企业中,有37家获得投资,其中华铁建筑已在A股上市,商达环保等6家被上市公司并购。2014年8月,杭州市科委设立了技型中小企业周转资金制度,规模1亿元,截至2016年3月累计发放周转资金640笔次,为企业提供融资周转资金38亿。
三是推进区、县(市)建立科技金融服务。通过改革过去由市本级出资的“单打一”方式为现在省市区三级联动的“多合一”出资方式,有效解决资金使用分散等问题。继与国家科技部、浙江省引导基金开展基金联动之后,市风险投资引导基金与杭州市滨江区、余杭区、江干区、上城区、下城区等开展合作,带动银行、担保、风投等金融资本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
第六,推进体制机制创新,释放改革红利。
商事制度改革:自2013年12月31日在杭州高新(滨江)区试点注册资本认缴制以来,杭州商事制度改革始终走在前列。入围国家“两创示范”之后,杭州又出台了深化商事制度改革“新九条”,包括实行“多证合一”,推行“证照合一”,推进“就近登记”,下放取冠市名核准权、简化取冠省名程序,简化互联网金融企业登记程序,允许商务秘书企业登记,试行企业简易注销等多项便利化内容,进一步推进商事制度改革向纵深发展。
税收优惠:杭州积极落实小微企业税收优惠政策,减轻小微企业税收负担,释放改革红利,推动小微企业发展。2015年杭州国税系统实际为小微企业减免增值税9.95亿元,受益户数达41.08万户(包括个体工商户);减免所得税3.43亿元,受益小微企业达到5.59万户,户均减税6135元,政策受惠面达100%。2015年杭州地税系统通过网税系统对小微企业自动判别,100%减免。
贸易便利化:2015年3月7日,国务院批复同意设立中国(杭州)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简称“综试区”),杭州市会同各监管部门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批复文件精神,只争朝夕、先行先试,积极开展跨境电子商务制度创新、管理创新、服务创新,促进产业发展。一是机制创新推进先行先试政策落地。二是建设“协同推进,单一窗口”综合服务平台。三是强化环境打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