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链物流(Cold Chain Logistics)
泛指冷藏冷冻类产品在生产、贮藏运输、销售,到消费前的各个环节中始终处于规定的低温环境下,以保证食品质量,减少产品损耗的一项系统工程。

与常温物流相比,主要区别是需要保持低温、需要全程冷链、涉及学科更多、管理更为复杂、成本较高等。

冷链物流的特点
冷链物流对时间、品质、温度、湿度和卫生环境方面有特殊要求,作业较为复杂,主要有三个特点:

(1)时效性

由于冷链物流承载的产品一般为易腐或不易储藏,因此要求冷链物流必须迅速完成作业,保证时效性。

(2)复杂性

与常温物流相比,冷链物流涉及到制冷技术、保温技术、温湿度检测、信息系统和产品变化机理研究等技术,有的产品甚至涉及到法律法规的约束,且每种产品均由其对应的温湿度和储藏时间要求,一旦断链将会造成前面的努力白费,因此大大加大了冷链物流的复杂性。

(3)高成本性

冷链物流的成本远比常温物流投入要高。首先是设备成本较高,冷链物流中心仓库和冷链车辆的成本一般是常温仓库和车辆的数倍,而且因涉及到食品等需要特殊的设施设备,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其次冷链物流运营成本较高,冷库需要不间断的打冷才能保证温度处于恒定状态,造成冷库的电力成本居高不下;冷藏车也需要不间断打冷才能保证产品的温度恒定,就需要更多的油费。冷链物流资本回收期较长,不是一般的企业所能承担。

冷链物流操作原则
冷链物流的核心是使产品保持恒定的低温环境,确保产品质量。与常温产品相比有如下操作原则:

(1)3P原则

3P原则是指原料(Products)、加工工艺(Processing)、包装(Package)。要求被加工原料一定要用品质新鲜、不受污染的产品;采用合理的加工工艺;成品必须具有既符合健康卫生规范又不污染环境的包装。

(2)3C原则

3C原则是指:冷却(Chilling)、清洁(Clean)、小心(Care)。也就是说,要保证产品的清洁,不受污染;要使产品尽快冷却下来或快速冻结,也就是说要使产品尽快地进人所要求的低温状态;在操作的全过程中要小心谨慎,避免产品受任何伤害。

(3)3T原则

3T原则是指产品最终质量取决于冷链的储藏与流通的时间(Time)、温度(Temperature)、产品耐藏性(容许变质量)(Tolerance)。

(4)3Q原则

3Q原则是指冷链中设备的数量(Quantity)协调,设备的质量(Quality)标准的一致,以及快速的(Quick)作业组织。

(4)3M原则

3M条件是指保鲜工具与手段(Means)、保鲜方法(Methods)和管理措施(Management)在冷链操作过程中既保持经济有要得到最佳保鲜效果。

(5)全程冷链原则

冷链产品一旦断链将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而且断链的损失还会叠加。因此冷链物流务必按照要求进行作业,防止断链事件的发生。

冷链物流的市场分类
冷链物流适合的商品一般分为三类:

(1)是初级农产品,包括:蔬菜、水果、肉、禽、蛋、水产品、花卉等;

(2)是加工后的食品,如:速冻食品、禽、肉、水产等包装熟食、冰淇淋和奶制品等等;

(3)是特殊商品,即药品和疫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