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产品物流体系现状

农产品生产消费格局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农业生产集中、集聚和规模化趋势显现;消费进一步向城市、特别是大型城市集中;大生产、大市场、大物流格局逐渐形成。
农产品物流体系以批发市场为核心,供应链整体呈现运销合一的特征,多环节、多渠道、物流过程较为复杂;以常温物流为主,冷链经由率较低,包装化水平较低,损耗浪费严重。
农产品物流市场的主体规模小,在整个物流服务过程中,中小企业特别是个体的所谓经济人、运输户还是整个产业链中最主要的主体,占据比重十分高。
农产品物流设施及经营管理现代化水平较低,全程可追溯体系尚未形成。国家对于创新投入和科技支撑不够,缺乏集中持续的投入。
农产品物流体系发展的政策环境有待完善,缺乏强制性的标准,各部门出台的标准管理方法不一致。

新时期我国农产品物流体系发展的新要求

第一,中国已成为农产品产销大国,迫切要求加快农产品物流体系建设,加快现代化农产品物流体系发展,以便为大规模、多样化的农产品生产和消费提供高效物流服务。
第二,城市化、工业化进程的加快,使得农产品生产消费格局发生深刻变化,大规模、远距离、跨区域的农产品物流体系将得到快速发展,传统农产品物流体系难以应对这一挑战。
第三,食品消费正处在从数量扩张到量质并举、再向以质为主、关注安全的转型,因此要促进农产品物流体系建设,加快提升其技术水平和保障能力,加快实现从常温化向冷链化的物流体系转变。
第四,农产品物流体系的现代化发展,迫切需要加快提升农产品物流主体组织化程度,加快技术升级、设施更新、服务创新,也需要政府加快体制机制创新。

政策优化方向

第一,从冷链能力建设入手,加快促进农产品冷链体系发展。
第二,从冷链起点入手,实现农产品物流体系整体发展水平提升。
第三,从上下游衔接入手,实现农产品物流体系协调联动发展。
第四,从加强规范入手,加快制定和完善与冷链物流发展相适应的法律法规体系和标准体系,并加强执行力,为 冷链物流发展提供完善的发展环境和制度保障。
第五,从人力资源入手,高度重视农产品冷链物流的人力资本投入,加强对各类农产品经营主体的职业培训和人 才培养,解决鲜活农产品流通领域中普遍存在的人力资源匮乏现状。
第六,从流通组织入手,加快促进农产品物流产业的现代企业组织发展,并促进组织化程度逐步提高。
第七,从创新入手,重点促进以农超对接为代表的新型物流方式发展和先进物流技术的应用。
第八,从不同产品入手,针对蔬菜和猪肉等不同种类农产品冷链物流的发展要求,采取试点、示范等措施,探索多样化促进冷链发展的途径,制定有针对性的冷链物流发展战略和政策措施,促进鲜活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