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是葡萄大量上市的季节,家庭自酿葡萄酒成了不少消费者的选择,但你知道吗?在自酿葡萄酒的过程中,若操作不当,则会引发食品安全隐患。

  10月17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发布“自酿葡萄酒”消费提示,自酿葡萄酒的酿造过程主要包括:器具清洗消毒、原料清洗、破碎、发酵、压榨、澄清分离、陈酿等工序,一旦酿造过程操作不当会引发安全隐患。为了保护消费者安全饮用自酿葡萄酒,国家食药监总局现提示:  

  首先,需选购适合酿造葡萄酒的优质葡萄。葡萄分为酿酒葡萄和鲜食葡萄,为提高自酿葡萄酒的质量,建议消费者在选购原料时,尽量购买新鲜、成熟、无破损的酿酒葡萄。  

  其次,酿造过程中严防杂菌污染。自酿葡萄酒的发酵器具在使用前应用热水或高度食用酒精清洗消毒、沥干;发酵时温度应控制在15~25℃之间,避免高于30℃;由于葡萄原料表皮微生物种类比较多,建议发酵前添加适量酿酒活性干酵母,达到抑制杂菌繁殖目的。发酵期间严禁向发酵容器内加水。如果在发酵或贮存过程中出现白毛、霉斑等异物,说明已感染杂菌,请不要再饮用。发酵过程中不要密封容器,以防止爆炸。

  此外,自酿葡萄酒适宜在阴暗、凉爽环境贮存,贮存温度稳定在10-15℃之间。酿造好的葡萄酒不要使用非食品级塑料瓶贮存,建议短期内饮完,不要长期存放。市民还可通过颜色和气味等判断葡萄酒是否变质。当澄清稳定的自酿葡萄酒出现浑浊、失光、或呈现油状、彩虹色等,闻香时有醋酸味、指甲油味、霉味、老鼠味等不良风味时,可以基本判断该酒已变质,则不适宜再饮用。 

  针对国家食药监总局发布的这则消费提示,上游新闻-重庆晨报记者从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和西南医院获悉,目前两家医院均尚未收治因饮用自酿葡萄酒出现问题的病例。不过医生们提醒,葡萄酒历来是作为佐餐饮料而存在的,应配合其它食物一起食用,最好是在进餐时饮用。同时需适量饮酒,重视饮酒中的禁忌。对于特殊人群,如孕妇、酒精过敏人群、病患人群、未成年人,应避免饮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