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水,必须讲求科学、持之以恒。

  《禹贡》曰:三江既入,震泽底定。震泽指太湖,而三江即指松江、钱塘江和浦阳江。就在浙江这片土地上,针对当时猛如虎的水患,大禹改“堵”为“疏”,以艰苦奋斗、因势利导、以人为本的理念,终于取得治水的成功。

  大禹陵就在浙江绍兴,而大禹治水的精神,早已深入中华民族的灵魂深处。

  今年4月20日,2015年公祭大禹陵典礼在绍兴大禹陵广场举行。在这次公祭大典上,《大禹纪念歌》首次唱响之江大地,激励着我省治水一线的干部和群众。

  历史的车轮,碾过数千年的烟云。循着大禹的足迹,浙江人再次踏上治水的征程。不同于大禹时代的“疏导百川、平治水土”,今天浙江的治水,面临着更为复杂的矛盾和形势:浙江八大水系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水质性缺水现象严重。

  毫无疑问,这是一场持久战。

  我们要传承发扬大禹精神,从浙江的长远发展考虑,以“功成不必在我”的气度和胸襟,舍得一些眼前利益,坚持“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恒劲,痛下决心治水,以治水倒逼转型升级,打造新空间、新动力、新优势,实现浙江更有质量和效益、更具持续能力的发展。

  治水,既要学习大禹的“蛮拼”精神,更要讲求科学方法。

  水污染问题在水里,根子在岸上。我们必须坚持截污纳管、源头治理双管齐下,以经年累月的坚持、接力和奋斗,抓好污水管道设施建设和污染行业整治。只有彻底消除、切断污染源,治水才可能取得实效,河道才能永保清澈。

  中华民族是一个善于治水的民族,浙江更是治水的排头兵。而今,浙江又打响一场全新的治水战役。治水的结果,关乎老百姓的幸福指数,关乎浙江经济的转型升级,关乎浙江的生态建设和未来发展。

  我们要心无旁骛、凝神聚力,坚持打好这场持久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