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智能冰箱从简单的联网远程控制到提供饮食生态服务,才能打动用户的心。

  借助物联网的东风,智能家电正在慢慢走进用户家庭,也成为各大家电厂商未来的战略路径。作为厨房里最核心的家电产品,冰箱一直是厂家重点发力的领域。经过两年多的发展,智能冰箱已经占到2016年全年销售市场的5%以上。

  但是目前,在传统四大家电里(空调、冰箱、电视、洗衣机),智能冰箱的渗透率却是最低的。根据中国家电协会最新的数据显示,智能空调的渗透率超过15%,智能洗衣机的渗透率接近10%,而跟互联网联系最紧密的智能电视早在2015年就已经达到了74%,2016年预计能达到90%以上。

  本来制冷的智能冰箱却让自己也“遇冷”,各大家电厂家们又在如何让它“制热”呢?

  美的智能冰箱升级,提高用户交互使用黏性

  作为家电领域的核心玩家之一,美的于2015年7月份推出了其第一代智能冰箱。但是,据美的智能冰箱商务总监王巍介绍,因为第一代只是在传统冰箱基础上增加Wi-Fi模块和手机APP控制。从实际使用来看,用户与冰箱的交互不多,即使买回家很多用户也只是把它当成传统冰箱来使用。

  去年9月份,美的和阿里合作推出了使用YunOS操作系统的第二代智能冰箱-OS集智。集智的外壁上设有10.1英寸的触摸屏,使得集智比第一代有了更多的智能应用:

  1、食材识别:集智里安装有摄像头,能够通过与美国Arcsoft公司联合开发的识别算法识别出储存的食物,并将识别结果显示在屏幕上。为了消除用户在开关冰箱时产生水汽、水雾对镜头识别的影响,集智的镜头上还装有一个高分子材质的防雾片,可以起到防水雾的效果。

  在美的食材数据库里已有500多种食材可供识别,未来可达1000种以上,基本覆盖了市面上能买到的食材。在实际使用的时候,不要求摄像头拍到整个食材,只要拍到食材的一部分就可以识别。即使食材被塑料袋包裹,只要塑料袋能透光,也能被识别出来。

  集智的图像识别算法带有自学习功能,用户可以训练它,因为识别结果会显示在屏幕上,用户可以在屏幕上矫正识别结果。等一段时间训练多了之后,识别会越来越准确。

  对用户来说,不用打开冰箱就可以知道里面储存的食物有哪些。在超市购物时,也可以通过手机查看冰箱里有什么,采购缺少的食品,避免重复购买。

  2、电子秤重:集智里设置有3个可以称重的专区,存放一些高频使用的食材,比如鸡蛋、牛奶、水果等,当专区里的食物低于50克时,就会在屏幕上提醒用户需要补充采购。

  3、食谱推荐:集智识别出用户存放的食物时,会立即在屏幕上推荐针对这个食物的菜谱,一般是向用户推荐一些养生、减肥、运动健康菜谱。用户也可以在屏幕上录入自己的饮食喜好,让集智不断学习用户的饮食习惯,做到精准推荐。

  4、在线购物:因为集智是与阿里联合开发,所以集智屏幕的主界面上设有天猫超市的入口,用户可以在集智上在线购买天猫超市上的食材,并由天猫超市提供配送服务。

  通过屏幕将食物识别、菜谱推荐、在线购买连接成一个完整的交互场景和消费场景,增加了用户与智能冰箱的交互使用粘性。据王巍介绍,后台统计数据显示用户平均每天与集智交互的次数达到两位数,在天猫集智销售专区上,用户的评价也比第一代好很多。美的的目标是在2017年智能冰箱的销量达到10%左右,并且每年要达到50%的增长。

  海尔以智能冰箱为中心打造智慧厨房

  作为国内最早推出互联网冰箱的海尔,在智能冰箱上的探索走得更远。其推出的馨厨智能冰箱除了拥有食物识别、菜谱推荐、在线购买这些智能功能以外,海尔还给馨厨配备了语音识别功能,成为用户的语音助手,并给它取了个可爱的名字“小馨”。语音识别极大的提高了用户与冰箱之间的交互体验。用户在存放食物时,可以告诉小馨食物的名称,帮助摄像头更准确的识别食物,达到训练识别算法的效果。海尔还在研发通过食材识别后,让小馨告诉用户食材应该放在哪个储存区域最合适。

  海尔还与喜马拉雅网络电台、网易云音乐、优酷视频这些内容提供商合作,将馨厨变成厨房里的娱乐平台。而小馨就是用户的娱乐助手,当用户在厨房里做饭、用餐、做清洁时,可以通过小馨点播这些视听内容,给自己营造一个休闲的娱乐环境。馨厨通过海尔u+可以和其他海尔家电联动,让用户通过冰箱大屏来查看、控制其他不方便安装屏幕的电器,例如电饭煲、净水器。此时,馨厨又变成了海尔家电的管理平台。

  馨厨不仅可以识别出食材,还能基于食材的存储时间,将食材的新鲜度分为新鲜、正常、快过期、已过期四种状态,并在屏幕上显示,帮助用户更好的管理冰箱内存储的食物:

  在食谱推荐上,海尔与香哈菜谱网合作给不同地域的用户推荐更精细化的菜谱,比如不同菜系的选择:

  食材配送的质量和速度直接决定了用户在冰箱上在线购买的体验。为了提高用户的购买体验,海尔与专业的生鲜食材电商易果生鲜合作,用户在馨厨上可以购买海尔自营的食材商城安心购和易果生鲜上的食物,并由易果生鲜提供隔日送达的配送服务。除此之外,海尔还开始经营自己的生鲜品牌“甄味精选”,可以做到用户在馨厨下单后2小时内就可送达。目前这一服务只覆盖了北京的部分地区,以后会推广到更多区域。

  海尔还与部分城市的大中型超市合作,让馨厨冰箱给用户提供近期周边商超优惠活动信息,用户可以在馨厨上购买这些超市的优惠食材生鲜食品,给用户提供更多的服务选择,增加了用户的使用频度和使用体验。从收集的数据来看,用户与馨厨的交互次数平均每天能达到40多次,比大部分的手机APP交互次数都要高得多,说明用户对具有良好交互性、便捷性和娱乐功能的智能冰箱接受程度还不错的。

  作为家庭消费经济入口的智能冰箱潜力巨大

  要提高智能冰箱的渗透率不在于智能,而在于服务。从海尔和美的的智能冰箱探索中可以看出,家电厂家已经意识到智能冰箱需要提供传统冰箱无法提供的衍生服务,以增加用户的使用频度和黏性,进而提高智能冰箱的渗透率。因此,智能冰箱从简单的联网远程控制进化到家庭饮食服务生态构建。因为饮食是每个家庭的刚需,而远程控制则不是。

  在配备了屏幕的智能家电里,除了电视,冰箱与用户的交互潜力最大。我们很难想象自己与其他电器如洗衣机、饮水机等会发生长时间的交互。基于食材存储、食材管理、食谱推荐功能,用户在智能冰箱上的购买行为更贴近消费场景、利于消费转化。冰箱与美食之间的天然联系,相比于其他家电更容易产生商业价值,也更具有生态建设价值。

  从海尔和美的的做法来看,智能冰箱目前只提供生鲜食材的购买。如果厂家能提供粮油、调味品、厨房耗材用品等其他商品的购买渠道,智能冰箱的交互黏性会更强。相比于手机,冰箱上的大屏交互体验也更好,很有潜力成为下一代家庭消费的平台和入口。

  总结:

  在智慧家庭领域,厂家需要从产品思维转变至服务思维,智能冰箱也是如此。从两个厂家提供的用户交互数据和用户反馈来看,提供衍生服务的商业模式得到了用户的认可。

  在传统家电到智能家电的换代升级过程中,家电企业因为对用户需求的理解,在家电本身的功能优化和功能创新上可以发挥出自己的天然优势。但智慧家庭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领域,需要产业界的跨界交流、融合、合作,任何一方也无法十项全能。

  比如,为了进一步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智能冰箱需要提供更便捷的交互性,如更高的语音识别准确度、更远的识别距离、支持方言识别等,这需要与语音识别和机器学习的企业合作;在食材管理上,提高食材识别和食材新鲜度判别精度需要与传感器公司和图像处理公司的合作;在食材配送上,提高配送质量和配速速度需要与大数据云平台和专业生鲜物流公司合作。

  这些不仅仅需要技术研发实力,更需要服务整合实力。技术、产品、服务三者的融合将是智慧家庭领域的趋势。毕竟,用户能被这些更便捷、更贴心的服务所打动,才会愿意为价格更高的智能冰箱或者其他智能家电买单。

  2017年5月18-20日,CSHE/CICE将在深圳会展中心强势出击。在展示内容上,展会围绕智慧生活应用场景,同时结合新产品与服务方案落地案例,深入发掘行业应用需求,将为促进中国智慧产业驶入健康快速发展的快车道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