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食物从田间到餐桌的过程进行追踪,可以预防疾病、减少浪费和提高利润。由于全球供应链的延长,追踪和监督农产品变得越来越重要。大数据正在被用来改善各个环节,比如仓库和零售店的库存水平,以及作为食品在整个供应链中“血统记录”的食品温度。食品生产商和运输者使用传感器技术、扫描设备和分析工具来监控收集供应链的相关数据。温度和湿度通过带有GPS功能的传感器进行监控,在配送途中需要采取纠正措施时,警报就会响起。如果发生问题或召回,零售商处的销售点扫描让他们可以采取迅速有效的行动,哪怕产品已经售出。基因工具和大数据分析也被用来研究食源性致病菌,并预测致病菌和疾病的爆发和传播。这些技术将有助于预防食源性疾病和减少供应链浪费。在美国,每年约有7,600万人患上食源性疾病,导致5,000例死亡。在发达国家,40%的食物被丢弃,包括10%到15%的农产品。
大型农企正在遭受挑战,因为新技术使农民知道应该种植什么,何时和如何种植,使用哪种作物投入品来最大程度地提高收成和效益。以前,创新都集中在那些拥有高额研发预算、众多产品或大量市场份额的公司。新技术,尤其是作物遗传学等复杂领域的新技术,需要庞大的规模和小公司承担不起的昂贵设施。
传统的大型农企可能无法做出改变,向农民提供最好的作物特性和有关农业投入品的最佳信息。现在,创新更容易在新企业中产生,这有很多原因。一是信任。企业必须能让农民相信他们的数据将被匿名化,他们不太可能愿意他们的信息落入那些想方设法推销自家产品的大公司之手。作物遗传学同样如此。如果独立的种子公司愿意向某个数据库贡献信息,以更好地了解各种作物的基因组,那么他们肯定不希望那个数据库受业内的一家大公司掌控。第二个原因是对公正建议和双向信息的渴求。即使大公司能够建立最好的数字平台,他们也很难被视为公正建议的提供者。
大公司无法做出利用新技术所必需的改变。这样的例子有很多。想要利用新技术,需要不同的企业文化、不同的风格和不同的行事方式。大型农企拥有庞大的研发引擎,使用繁琐的技术来培育转基因种子。现在,由于有了基因编辑和云生物学,特性培育能够在人手和设备更少的小实验室里完成。大公司还面临着另一个障碍,也就是涵盖多级批发商、经销商、捆绑产品和回扣的定价策略太过复杂,导致供应链的定价缺乏透明度。这里有很多的颠覆机会,类似于谷歌(Google)改变多个行业,Uber和Lyft改变个人出行。
一系列大规模交易已经开始重新塑造大型农企。中国化工集团以430亿美元收购先正达。陶氏化学和杜邦意欲合并,组建成一个新的作物科学机构,总规模达到1,300亿美元,监管机构正在对这笔交易进行审查。拜耳和孟山都的合并仍在持续推进中,这将成为业内第三大交易,有望改变整个杀虫剂和转基因种子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