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水务企业对节能降耗、提升运管水平等需求不断提高,对智慧水务的需求开始呈现暴发式增长。一方面,不断涌现的智慧水务企业通过信息化技术方法获得、处理或加工城市水务信息,有效管理城市供水、用水、耗水、排水、污水收集处理、再生水综合利用等过程,为其客户——水务企业创造价值。另一方面,这些企业自身也在不断创新、改良技术,在不间断的项目试错、修正过程中不断发展。
未来5年将现爆发式增长 智慧水务重塑行业形态
当前,智慧城市已成为国家战略。作为智慧城市链条的重要一环,智慧水务正成为行业热点。事实上,智慧水务作为一个提出只有数年的新概念,其背景是“智慧地球”、“智慧城市”等概念提出之后,具体到水务工作的一次目标升华。
据公开资料,智慧水务是通过数据采集仪、监测仪等传感设备,将自动采集的雨量、水位、流速、水质、水压等有关水情信息,通过有线网络或无线网络,传输给各个涉水子系统,再通过数据交换的方式传输给智慧水务总平台,通过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完成海量数据的分析、预测、决策,以更加精细和动态的方式管理水务运营系统的整个生产、管理和服务流程,使之更加数字化、智能化、规范化,从而达到“智慧”的状态。通俗点说,城市发展过程中,水多了、少了、脏了、浑了,通过新一代信息技术就能“运筹千里之外”。
当然,智慧水务不仅仅只在防汛防台上大展身手,智慧供水、智慧水环境、智慧排水等等,它涉及了城市“水”的方方面面。但是对于市民来说,相比于智能建筑,智能家居,智慧交通等等,智慧水务还是一个新名词。
在众多业内人士看来,智慧水务作为解决水资源紧张、水安全环境以及节约用水等问题的重要途径。即客观现实要求对水进行最有效的管理和利用,而智慧水务正是实现这个目标的最佳手段。一组被普遍引用的数字是,若以平均漏损率20%计算,中国水务企业一年的漏损水量为102亿吨。若以每吨水的供水成本1.5元计算,每年因漏损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为154亿元。若以售水每吨水价2元计算,则漏损水量的经济损失高达200亿元以上。这组数据反映了问题的严重性。此外,我国600余座城市中约2/3存在不同程度的缺水,水资源的不足制约了城市发展的步伐,加大了发展的成本。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的王浩院士指出,智慧水务正逐渐成为当前国际保障供水安全和水资源综合管理的有效抓手。智慧水务是为解决全球气候变化和城市化进程加快情景下的城市水问题,实现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践行低碳发展模式,推动城市信息化、现代化和可持续发展提供水资源综合管理理念,是保证人水和谐发展的未来之路。
然而,“‘智慧水务’并不是一套简单的设备,而是完整的解决方案和服务体系。”施耐德电气全球解决方案事业部水行业、智慧城市业务总监杨虎进认为,借势‘互联网+’,智慧水务解决方案与IT系统、大数据服务手段紧密结合,可因地制宜支持水务企业高效利用能源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2015年版中国智慧水务市场现状调研与发展趋势分析报告》显示,我国智慧水务将迎来广阔发展空间。报告分析,2015年4月,“水十条”发布后,水务市场未来5年—10年中国水务市场将呈现出空前的火爆格局。
“面对如此激烈的竞争,目前国内传统的水务行业正在借助‘互联网+’,以及“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新趋势,向智慧水务转型,并快速发展。”业内人士表示。总体来看,我国水务企业信息化的发展主要分为自动化、数字化和智慧化三个阶段。
尽管智慧水务建设还处于起步阶段,但业内人士预测,“十三五”将是智慧水务加速发展时期,智慧水务必定在水务领域进一步普及。因此,城市水务全面实现进入“智慧”阶段的时间将不会太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