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冷链物流技术中,一种不使用冷藏车的新型冷链物流模式正在逐渐兴起。
“这种利用相变蓄能技术而开发设计的冷藏保温箱,改变了以往以冷藏车为主的高能耗冷链物流方式,成为当前冷链物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向节能环保方向发展的一种探索。”在相变蓄能技术领域实践多年的北京华夏通商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夏通商”)董事长商立军在接受本刊专访时介绍说。
作为将相变蓄能技术成功应用于冷链领域的企业之一,华夏通商集10年历史积淀和技术积累,在无源冷藏、保温节能等方面取得突出成绩,并多次在畜牧、卫生行业的政府冷链设备采购项目中中标,成为畜牧、卫生防疫系统的长期优质供应商。
冷链快运新思路
冷链,是指为了保持药品、食品等产品的品质,从生产到消费的过程中,始终使其处于恒定低温状态的一系列整体冷藏解决方案、专门的物流网络和供应链体系。作为现代物流的重要代表,冷链物流主要面向生物、医药、食品这些直接关系生命安全和人体健康的行业。近年来,伴随社会对药品质量和食品安全问题的日益重视,物流市场对于冷藏运输的需求也日益扩大。据了解,仅食品行业冷链物流的年需求量就在1亿吨左右,年增长率达8%以上。而目前我国已有冷链物流能力仅占社会需求量的20%至30%,远远不能满足社会冷链物流市场的强劲需求。
除了发展步伐的相对滞后外,现有的冷链低温配送过程采用的基本上是冷藏车制冷机组或者干冰的制冷模式,其能耗之大,对于小批量的低温配送也非常不经济。据统计,冷藏车制冷机组每百公里油耗2到4升,汽车的尾气排放增加30%以上。此外,冷藏车车厢容积多为1500升以上,这对于造血干细胞、生物药品、疫苗与低温食品等多次少量配送的货物配送存在很大的制约性,昂贵的物流成本自不必说,经常遭遇物流公司的闭门羹也常常成为这些生物制剂、医药保健公司面临的一大困惑。
“在这样的背景下,以相变蓄冷材料为冷源的冷链物流模式便成为冷链配送领域的最新选择。”华夏通商董事长商立军认为,无论是从经济性、安全性还是从使用的方便性而言,相变蓄能技术都给现时的中国冷链物流带来了一个崭新思路和发展空间。
商立军的观点并非凭空而来。就冷链物流业体系而言,以冷藏车为主体的配送模式是无法完成在运达后的销售过程中依旧能够让商品保持指定温度范围。而相变蓄能技术恰恰填补了这方面的市场空白。据了解,德国应用相变蓄能冷藏箱已经成功实现恒温24—96小时的冷藏效果,从而在航空冷链快递服务中得到了广泛应用。而国内的知名的中铁快运公司也依据此项技术开展了蓄能冷藏箱的铁路冷链快运业务。
可见,相变蓄能对于冷链物流业发展而言确实是一条新的发展思路。
从节能减排中“淘金”
据商立军介绍,物质分三相即固相、液相、气相,当固相变成液相需要吸收大量的热,反之则放出大量的热(或者说是吸收大量的冷)。物质材料在温度变化时有相变现象发生和没有相变现象发生,其吸收和放出的热量能相差数倍到数百倍。所谓相变蓄能就是利用这个原理按冷链运输不同的温度需求将不同相变温度的材料进行合理配置达到相变蓄冷蓄热的效果。

相变蓄能技术一跨入冷链物流业的“门槛”,便打起了“节能”牌,也因此而备受客户青睐。通过提供小批量、多批次、保温、准时的全程冷链物流服务,相变蓄能从根本上满足了一些药品和食品企业对恒定低温状态下冷藏运输的需求。

“在现实中人们一提到冷链物流,常常会想到制冷,但实际上,在很多的时候制冷和保温是个相对的概念。”商立军介绍说,“比如一些地方近年来出台了快餐配送行业要求,即食品离开操作间到消费者使用时,食品的温度需在60度以上,这样在配送过程中就需要有热源来保证其温度;一些生物制品公司生产的制剂、疫苗等生物制品需要严格的温区才能存活.例如2到8摄氏度这个温区,每年冬季寒冷室外温度经常会在零度以下,有时更是达到了零下20摄氏度,这对疫苗的活性作用是非常有害的,极易造成疫苗的免疫缺失,所以就需要有蓄热剂来维持零下20度环境下给保温箱内增温以达到2到8度的恒温要求。”这些应用相变蓄能技术所能解决的问题,恰恰是华夏通商的产品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