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继近日国家认监委发布《暂停澳大利亚巴氏杀菌乳企业注册资格并全面加强后续监管》,对澳大利亚进口奶的品质提出质疑后,这些进口巴氏奶又被指“从国外进口至中国市场后,保质期被延长了”。

在线副食市场商机巨大。目前,副食约占到美国消费者开支的1/5,但副食的在线零售额仅占美国整体副食零售额的约2%。据摩根士丹利预计,美国今年在线副食市场规模将翻番至420亿美元。
  亚马逊看准了在线副食市场尚未被开发的商机,抓住美国消费者有在下班途中置办副食的消费习惯,一方面设立线下杂货店销售牛奶、肉类等易腐产品;另一方面设立自提点,消费者在线购物后可在下班途中直接取货,而且开车用户无需下车,只用在配有8个停车位的停车场等待,服务人员就会将食品直接装到车上。
  不过,目前线下的食品杂货店仍是沃尔玛等传统零售商的天下,而且沃尔玛也瞄准了小型店铺。
  数据显示,仅在2010年1季度到2015年3季度,沃尔玛在美国就关闭了409个中型店铺(10000平方米),开设315个小型店(3700平方米),这些小型店相当于传统郊区式购物中心的微缩版,使沃尔玛竞争力进一步提升。
沃尔玛想借这些便利店渗透到人口更为密集的城市区域,并计划2016财年增设180到200家,并在2017财年达到170亿美元的销售额。
  此外,沃尔玛电子商务供应链副总裁JustenTraweek近日透露,2016年年底之前,沃尔玛用于线上销售的超大仓库将增加到10个,数量翻倍。这比行业咨询公司预测的“2017年年底之前沃尔玛只会建设8个大型仓库”数量更多、行动更快。
  这样看来,亚马逊和沃尔玛的竞争可谓针尖对麦芒。
  此外,国内单就自营杂货店来看,线上零售商在线下还未开局,曾经尝试“嘿客”便利店的顺丰黯淡收场,其“已剥离业务商业板块”自2013年至2015年三年的亏损总共近16.06亿元,而原因,“主要是因为顺丰商业集中铺设线下门店所致”。不过,与亚马逊的线下杂货铺的自营与自提不同,嘿客是通过店内的海报、二维码墙放置虚拟商品,店内展品可以直接提走,但必须从网上下单而不允许购买。
  随着常温奶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国外乳企近来把目光转移至售价更高、利润更丰厚的巴氏奶。  
  目前1号店在售的澳大利亚进口巴氏奶,一升的价格接近60元,澳大利亚a2巴氏杀菌全脂鲜牛奶1L售价59元,澳滋牛Olivitame全脂巴氏杀菌鲜牛奶1L 售价58元,这一价格不仅是国产巴氏奶价格的4倍,980ML 的光明纯鲜牛奶网上售价14.5元,1L德运常温纯牛奶售价只有10.9元。   
  宋亮表示,巴氏奶对奶源要求非常高,奶源中的菌落数、体细胞数必须很低,同时工艺技术也要求很高,以便最大程度地保留牛奶中的营养物质,因此保质期越短越好。就奶源而言,他认为目前国内的大牧场奶源并不比国外差,“有的在体细胞数等指标上甚至高于国外。”   
  宋亮认为,如果消费者非要选择进口奶,也建议购买保质期较短的常温奶而不是巴氏奶,因为后者对运输、储藏的冷链要求非常严格,“可以说进口巴氏奶出现安全问题的概率是国内奶的100倍。”
  事实上,就在8月30日,国家认监委就在官网发布“暂停澳大利亚巴氏杀菌乳企业注册资格并全面加强后续监管”的通知。   
  通知称,近期,口岸检验检疫机构在多批次澳大利亚进口巴氏杀菌乳产品中发现不合格,其中,澳方企业Camperdown Dairy company Pty Ltd 输华产品多次检出大肠菌群超标。   
  8月26日,国家认监委约谈澳大利亚驻华使馆,通报上述情况,通知暂停该企业在华注册资格,要求其他涉及进境不合格信息的输华巴氏杀菌乳企业限期提交问题调查和针对性整改报告。
  同时,为充分评估并管控澳大利亚输华巴氏杀菌乳企业生产过程及转运冷链风险,国家认监委要求澳大利亚主管当局以及所有41家已注册的巴氏杀菌乳企业,限期提交相关技术性证明资料,将组织专家开展技术审核,全面加强对澳大利亚乳品生产企业的后续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