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5G相关的技术联盟、标准组建还在整合全产业链的力量进行博弈。国际巨头正在通过研发新品进入更多行业,利用各种角色来干预引导更前沿的技术发展。
从去年(2015年)开始,关于车联网、汽车电子的并购越来越多,而且并购的金额一笔比一笔大。
最近处于产品质量危机中的三星,80亿美元(547亿元人民币)并购哈曼国际的大手笔,帮助损失的声誉冲冲喜。
这样的并购已经够大手笔了?其实不然:英特尔150亿美元收购Altera;博通今年初370亿美元合并安华高科技,顺手又撒55亿美元收购网络设备公司博科通讯系统;高通390亿美元收购恩智浦(NXP)半导体。
这么一比,叱咤高端音响圈的哈曼国际,简直就是烂白菜价。
汽车电子从半导体行业诞生以来就开始发展了,车联网从互联网出生就开始炒,为何近两年相关的收购如此震撼频繁?难道真正的智能汽车就要来了?
确实如此。
物联网关键技术平台5G标准初步确定,4.5G正在实施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汽车电子已经全面覆盖汽车的中控、刹车、油控、导航、娱乐等等自动化检测控制功能,各种类型的汽车电子芯片、传感器应用尽有。
据美国市场研究公司IHS Markit估计,目前每辆新车平均配备616个芯片,2013年时仅为550个。
而根据美国市场研究公司Gartner的测算,每辆汽车的芯片价值也从2000年的250美元增加到目前的350美元。
不过作为行驶在路上的产品,其智能化却迟迟未能到来。原因就是市面上还没有低成本、及时反馈、高可靠性的汽车间信息互动技术——也就是无线通信技术,这就难以保证汽车和人的安全问题。自然无法实施。
不过现在,最新的5G已经开始提供这种车与车之间联网通信的技术。做为最先进的无线通信技术,顺手帮助包括车联网、工业互联网在内的物联网解决了相关功能技术难题。
联合国旗下的ITU国际电信联盟今年(2016年)已经推出的Release 15 5G标准,已经协调各国为5G释放相关低频频段,前两天华为的Polar Code标准之争就是ITU 5G标准投票的一部分。
这些低频频段因为损益低、覆盖范围广,所以信号更加稳定、不需要大功率发射设备,可以达到极高的反馈速度、更可靠且耗电量极低,适合车联网、工业互联网等物联网场景应用。
虽说低频频段的带宽较低,其最大的传输资料量为200kbit/s,频宽也降至200kHz,但这些应用又不像娱乐影音一样数据量那么大,足够使用。
而更快的是,4.5G的Release 13标准正在落地推广,有关低频物联网的室内定位、单点多点对应、更低工作延迟、NB-IoT技术已经开建。
华为从去年年底已经开始为挪威TeliaSonera、土耳其Turkcell、韩国LGU+、香港HKT、新加坡M1、科威特VIVA等国家电信运营商进行4.5G服务。据了解,2015年已经有5家运营商开展了NB-IoT窄带物联网的试验网。
2016年已被业界视为4.5G元年;同时根据规划,今年全球将会完成超过60张4.5G商用网络的部署。
预计从今年包括车联网、工业互联网、智慧家庭等技术的蜂窝物联网技术落地实施,基于现有的汽车市场到2018年,车联网将第一个迎来爆发。这才是各大巨头着急并购、进入车联网市场的原因。
而原本的汽车电子企业,也因为缺乏电信技术基因,也只能在这个”最好的时代“,选择被高溢价收购,否则再过两年都贬值为垃圾。
华为主导NB-IoT物联网,但想落地推广还得跟Google纠缠
做为目前世界最大的电信设备商,华为主导了最新的NB-IoT物联网技术发展。
NB-IoT窄带物联网是由华为发起并成为3GPP标准,这一技术就是利用窄带宽低频频段的低功耗、广覆盖、低成本、大容量的特性使得蜂窝物联网可以广泛应用在多种垂直行业。
2015年11月,华为联合21家产业巨头,成立了GSMA NB-IoT Forum产业联盟。并与其中六家运营商成员联合在全球成立六个NB-IoT开放实验室,聚焦窄带物联网业务创新、行业发展、互操作性测试和产品兼容验证。
2015年4月,华为发布了自家的开源物联网操作系统LiteOS,2016年又相继推出了IoT联接管理平台“OceanConnect”和智慧家庭解决方案“Openlife”,用以管理物联网设备间的连接控制。华为已经联合多国运营商完成了基于NB-IoT技术智能水表、智能停车、智能垃圾箱业务的功能验证。
NB-IoT分为两个技术,一个是华为、沃达丰、高通等公司支持NB-CIoT;爱立信、中兴、三星、英特尔、MTK等公司支持NB-LTE。
NB-CIoT是专门针对物联网重新设计的技术,使得相关终端设备数据交换量大幅降低,终端耗电及造价大幅降低,不过需要在现有的电信设备上做大幅升级;NB-LTE则是在现有LTE的技术上,整合相关窄带资源、套用现有电信设备编码控制技术,所以无需太大的电信设备升级,但用户使用的终端设备造价过高、耗电偏高。
两者各有优缺点,具体可根据实际终端应用选择适合的技术标准。
但在物联网的具体专利技术细节上,中兴通讯则排名第一,中兴通讯携手中国移动在中国移动5G联合创新中心实验室,率先完成严格遵循NB-IoT标准协议的技术验证演示。
不得不提的是,Google为了与华为达成更加深入的5G电信技术上的合作,扶植华为成为安卓标杆Nexus手机的ODM厂商。今年最新的Pixel手机因为品牌露出的问题,华为退出了Pixel手机的ODM。
余承东曾在接受采访时表示,“Google想要我们在操作系统上的核心技术,我们目前还在谈判。”
而华为在操作系统上目前最为成功、具有真正核心技术的就是LiteOS、OceanConnect、Openlife系列的物联网操作系统平台。这也是Google目前空缺的部分。
美国目前以信息安全的理由将华为的电信技术设备拒之门外,而NB-IoT及相关的物联网系统组建需要在市场认可的前提下,才能说服合作厂商大力推广。
鉴于美国市场之大,如果华为的电信技术设备、物联网设备不能进入美国市场,华为的相关平台接口也就难以被大范围认可推广。华为的LiteOS、OceanConnect、Openlife也就难以在整个市场获得大范围普及。
是给Google授权合作相关核心技术专利,还是逼Google退步直接采买相关设备?这是华为、Google谈判的核心问题。
中美两国的电信技术博弈,最后落在了Google、华为的合作谈判上了。
国外互联网巨头的全新占坑脑洞,就是要替代运营商!
Google
除了跟华为及其他电信运营商谈判合作,Google还通过给自家的Android操作系统改造,来预备即将到来的物联网、车联网。
2016年8月17日,Google被爆出正在基于Magenta kernel——一个实时操作系统,研发全新的“紫红”(Fuchsia)实时操作系统底层。实时操作系统是物联网、车联网必备的操作系统架构,所以Google的这一举动也被认为是正在为物联网做准备。
还有Android Wear智能手表系统、AndroidAuto车联网平台、Google无人驾驶汽车。
同时Google对目前的电信技术标准制定者——ITU国际电信联盟,持反对态度。因为此前ITU试图协调各国政府,意图推出互联网管控协议。 Google 专门为此上线了一个「Take Action」网站,反对ITU主导电信网络技术标准。思科、微软、Comcast、AT&T、Mozilla都进行了各种形式的支持。
这些都是小打小闹,Google甚至一直从涉足电信运营商业务的方式,来试图掌控未来的电信技术生态。
2013年Google推出Project Loon计划,利用热气球向地形复杂、人口稀少的区域布局3G网络,现在Google的热气球已经可以连续运行超过6个月,能够向地面提供每秒10兆流量的4G LTE网络服务。最新的Google Project SkyBender则学习Facebook使用太阳能无人机组成基站阵列,提供5G网络,
虽说这些“Google X”计划一直没有什么起色,2015年营业亏损将达到9.09亿美元,营收仅为1000万美元。但为Google积累了大量一线技术设备厂商的合作关系,跟进积累了相关设备技术,成功占坑。
Facebook
Facebook在2016年2月主导,与SK电信、德国电信、Intel和NOKIA共同发起TIP(电信基础设施项目)计划,旨在联合运营商、设备商、系统集成商和科技公司,用创新技术改变传统电信基础设施建设方式。目前TIP成员已经超过300家。
TIP把未来的网络分为移动通信网络、媒体网络和物联网三个子网络。并推出了三个产品OpenCellular开源无线接入平台、Terragraph网络回传设备、Project ARIES多天线技术、Project Aquila(天鹰计划)无人机基站。
除此之外,还有之前SpaceX火箭爆炸给炸掉的Facebook互联网卫星——这是一个用卫星向全球提供免费互联网的Internet.org项目。
OpenCellular面向偏远地区进行信号接收中继;Terragraph面向人口密集的城区,设置在路灯、岗亭等,提供毫米波的高速宽带连接;Project ARIES 则是跟进目前电信基站的大规模MIMO技术;Project Aquila(天鹰计划)则是飞在天空中的无人机电信基站,为人们提供5G网络信号。
Facebook这完全就是奔着替代电信运营商去的。
Amazon
还有Amazon贝索斯建立的太空探险公司蓝色起源(Blue Origin)正在研发的可重复使用大推力火箭——新格伦。蓝色起源(Blue Origin)研发新谢泼德火箭已经成功进行了多次亚轨道回收。